两分钟带你了解~资产区块链化的特点。

 

 

区块链的核心作用是价值传递,大规模价值传递的前提是资产区块链化。当我们说起资产的时候,除了极少数流动性极高的金融资产比如股票、债券之外,我们大多数时候其实是指的那些有“证”的东西。比如说房产的房产证,股份的股权证,专利权的专利权证,文章、影视作品的版权认证等等。一项资产对应着一个证,而证又是在纸上的,其实也可以这么理解,我们现在大部分的资产都如同当年的信息一样,都还处于纸质传递的阶段。

与信息的传递类似,当你的资产都在纸上的时候,你要去进行传递是非常麻烦的,比如说我们的房产证如果要转让,那么你需要带上一系列的资料,据房产证排很长时间的队,完成转移手续。这个过程远不像我文字当中所说的这么简单,中间的程序之麻烦,凡是有参与过的都深有体会。

相对于现在用纸张和排队的方式解决资产的转移,用区块链来解决资产转移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并且完全自动化进行。运用区块链,资产和货币就得以高效率、低成本、大范围传播;不用区块链,资产和货币就只能低效率、高成本、小范围的传播,这个差异会促使着资产区块链化,形成资产区块链化的趋势。

资产区块链化之后到底与现在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资产区块链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全球化

第一个特点是全球化。现在的资产,比如股票,在哪里上市发行就只面向哪里的投资者,比如在国内上市就只面向国内的投资者,国外的投资者要想购买需要特殊的手段;在美国上市的股票也只面向美国的投资者,国内的投资者要想购买也得费点劲。而区块链项目直接就是全球化的,也就是说从一开始的融资方式、客户、市场、生态建设甚至是创始团队就是直接面向全球的。比如说比特币、ETH、EOS这些项目都是直接面向全球的,在全球都有很多的粉丝。

以融资这件事为例,目前最常用的融资方式就是ICO。虽然不同的项目对ICO有不同的限制,比如说有些项目拒绝特定国家的人参与,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有办法可以绕过这些限制而参与进去,更何况大多数项目是没有这样的限制的。

二、新的全球通用计价单位

资产的全球化会面临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就是资产计价的问题。我们现在的资产基本是单独面向国内的,也就是以某一个国家的法币计价。比如说人民币资产以人民币计价,美元资产以美元计价。那么资产都全球化之后,该用什么货币来计价呢?如果那个时候我们有数字化的法币的话,我们当然还是能够用数字化之后的法币来计价,比如说用美元的数字货币、人民币的数字货币来计价。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又多了一层换算关系;对于中国人来说,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也多了一层换算关系,这层换算是麻烦而且没有必要的。很明显,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全世界通用的计价资产,比如说比特币,来承担这个计价单位。

当然不仅仅是比特币有这个潜力,还有很多其它的币种比如像现在的USDT、ETH、EOS,以及很多新兴的资产都具有这种潜力。

三、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界限逐渐模糊

在现在的资本市场里,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有明确的区分的,二级市场就是在上海、深圳交易所上市,可以通过证券交易软件直接进行购买卖出,每个普通人都能参与的这种。而一级市场则对应着股权、期权这些,一级市场参与人数相对较少,参与金额相对较大,流动性相对比较差,现阶段一级市场更多的是要靠线下的撮合,也可以说要要靠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

现在的一级市场效率相对低下,而且效率低下还不仅仅在于撮合成交这个阶段,撮合之后的过户也很复杂。有时候过户需要到当地的工商局去办理,如果对方在西藏,你还需要坐着飞机去西藏办理工商登记。

如果资产通证化能够大规模的成为现实,那么通证化之后的资产转移效率就高了很多,在保证“交易即结算”的同时也能够保证“交易即过户”。当交易的效率极高而且同时又是直接面对全球市场的时候,那么它的流动性就会大幅的增加。

 

 

—————————–

You may also like

Page 1 of 44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