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下~比特币挖矿的进化史

 

 

比特币的价值和应用相信小伙伴们都是坚信不疑的,人人入手比特币是币圈小伙伴们共同的信仰,想要获得比特币的话,比特币挖矿是始终绕不开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比特币挖矿的过程和进化史吧!

徐小平一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让区块链革命蔓延到传统VC领域,一些原本低调的投资人也渐渐浮出水面。现如今区块链行业有新人涌入,却也不断有人离场。传统的区块链矿业正在悄然落幕,不禁感慨回头看看也不过十年。这十年间,比特币挖矿经历了四个阶段:CPU挖矿→GPU挖矿→专业矿机挖矿→矿池挖矿。

一、 CPU挖矿

2009年1月4日,也就是比特币白皮书发布三个月之后,在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用电脑CPU挖出了第一个创世区块,获得了第一笔50枚比特币的奖励。

最初能用CPU挖矿的币种有很多,包括最初的时候,用CPU就可以挖到比特币。CPU挖矿即用我们个人的电脑挖矿,那时候比特币刚刚出现,参与的人很少,你只需要有一台能联网的计算机,下载一个比特币钱包,就可以进行挖矿了,很容易。

随着大家对比特币的认可,挖矿的人越来越多,全网算力不断上升,挖矿难度逐渐上涨,用个人电脑产出比特币的速度开始变慢,在深究其原因之后,一些有心人便发现,在能否挖到比特币的问题上,“哈希率”——也就是俗称的“算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极客开始考虑用算力更强的GPU——也就是显卡,来进行比特币的产出。

二、 GPU挖矿

在币圈,5月22日被称为“比特币披萨日”。比特币爱好者用这一天来纪念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手段是如何颠覆传统世界的支付方式,并一步一步走进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而披萨哥也是第一个有公开资料记载的GPU挖矿者。

2010年7月,比特币算力的突然爆发,挖矿难度急剧增加,个人电脑的运算速度对与挖矿来说就失去了竞争力,可能挖出一块比特币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意味着收入减少的矿工会入不敷出。

这时候就出现了GPU挖矿,即通过电脑设置的程序来控制显卡进行运算。2010年7月,比特币论坛成员“Artforz”再一次开始使用GPU进行挖矿,2010年9月第一个显卡挖矿软件上市,相当于几十个CPU,挖矿能力明显提升。之后,又出现了拼装的显卡矿机,这是早期比特币矿机的雏形。

但是随着淘金者不断涌入数字矿业领域,挖矿难度也持续增长,对于显卡并非专业设备的质疑声和呼吁专业挖矿及其的呼声持续高涨。

2010年初,GPU的挖矿算力已经是CPU的9000倍

三、 专业矿机挖矿

2011年的比特币大牛市,是FPGA出现的最重要契机。相比电脑CPU、显卡挖矿及ASIC挖矿,FPGA挖矿的时代特别短暂,仅存半年时间。

2011年6月,首款专业用于数字货币挖矿的装备——FPGA出现。FPGA的算力则直接翻了成百上千倍,冲到了GH/S的级别。

2013年5月,央视首次播放了比特币相关的新闻,使得南瓜机收到无数慕名投资的广泛欢迎,芯片也一度从最初的400元热炒到1100元每片。

大约同年6月,烤猫USB矿机退出后,南瓜机就退出了。随后,矿机的研发进入高峰,大量的芯片矿机出现,并且芯片不断进化。当前最先进的蚂蚁矿机装有200张芯片,相当于3万张GPU算力,可见算力提升的速度惊人。

四、 矿池挖矿

2010年12月,捷克程序员Marek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矿池“泥潭”。

这种挖矿方式简言之就是矿工们将自己的矿机的算力集中在一起,进行挖矿。矿池的产生是因为参与的人越来越多,难度不断加大,个人挖矿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故矿工们组成工会,形成矿池,一起挖矿,这样获得激励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2014年,个人矿工的生存空间除了矿池以外几近于无,并且前十大矿池的集中程度也基本确定,相当高程度的中心化形成。但其实,中本聪最开始设计比特币是需要通过去中心化实现信任,但是因为POW共识机制的挖矿,出现人为的集中算力,加大了中心化程度,这一点存在争议。

 

 

 

 

————————————–

You may also like

Page 1 of 4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