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您知道吗?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国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在境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疫情还是比较严重。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但是最近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备受各界关注,什么是无症状感染?
无症状感染者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经过14天潜伏期的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始终为无症状感染状态;二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随后出现某种临床表现,即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
如何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从发现途径来看,主要是通过主动监测发现,主要有四个途径,一是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二是聚集性疫情的调查;三是传染源的追踪;四是部分有境内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游史或者居住史人员进行检测。
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以后,如何防控管理?
无症状感染者要集中隔离14天,原则上集中隔离满14天,经两次连续、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可以解除隔离,如果核酸检测仍为阳性,要继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如果出现了临床症状,要及时转为确诊病例,及时转送到定点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无症状患者可能是处于潜伏期暂未发病的患者,且与轻症的界线较为模糊,这意味着医疗机构对无症状感染者的鉴别,也会影响最终的占比。
随着对无症状感染者认知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相关数据统计及公开情况的完善,围绕占比问题的争议或许会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