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运用于智能制造会带来的新商业模式!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将制造制动化的概念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工业智能制造发展,积极出台相关战略政策,促进人工智能在生产制造及工业领域的应用发展。那么如果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智能制造会有延伸出哪些新的商业模式呢?
区块链技术基于分布式的可信交易网络和数据真实防篡改的特性,为传统制造行业带来的更多是模式创业和资源整合作用。区块链虽然不是解决数据传递和汇聚效率问题的最优方式,但却是建立新型自主、共享、协作型商业模式的有效技术路径。
区块链技术助力制造业服务化
制造业服务化通常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个是制造中间投入的服务化,一个是制造业产出的服务化。但无论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制造投入产出样本数据中显示,制造业中间投入出现服务化趋势,还是像IBM和GE这样的全球巨头的产出服务性收入占比已经超过一半,都预示全球制造业的服务化是已是大势所趋。
区块链技术可以在分布式的数据环境下建立可信交易网络,这一优势在金融服务化已经充分体现。制造业相比金融行业具备更分散的产业链,例如:一辆汽车大约有三万多个零部件,至少由几百家供应商构成。区块链公开透明的记账模式在分散的不同经营实体间,建立可信的服务化收费模式,提供了基础环境。
区块链技术助力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
利用区块链技术在联盟内的数据透明,交易可信、数据安全方面的优势。通过分布式节点,联合装备制造企业、通信设备制造商、电子信息制造商,软件服务企业、工业自动化公司、系统集成企业、科研院所,ICT运营商,金融和保险服务机构等,建立跨行业的涵盖技术研发、产品制造、技术服务、系统集成和金融服务等功能在内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避免企业陷入单打独斗的困境,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提供安全可信的营商环境。
区块链技术助力构建协同协作型生产环境
就目前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来讲,已经可以通过生产线和厂区的边缘计算中心实现生产线内的设备协同。但在生产线之间、厂区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实时协同就需要更灵活和低成本的协同网络。
通过在区块链应用层构建供应链、生产线、质检、售后、运维等环节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模型,利用分布式任务协同节点,将业务流程和数据模型的状态在全网实时更新和同步,从而实现跨生产线、厂区和上下游企业的生产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