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证明机制你真的都了解吗?

 

 

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简称POW),简单理解就是一份证明,感觉就是老板用来确认你干多少活?我们都知道直接监测工作的整个过程通常是很低效的,而直接对工作的结果进行认证来证明完成了相应的工作量,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式。

 

而工作量证明(POW)这个名词,则是Markus Jakobsson 和Ari Juels在1999的文章中提出,工作量证明系统(或者说协议、函数),它要求发起者进行一定量的运算,也就意味着需要消耗计算机一定的时间。

 

PoW被认为是一种多劳多得的模式,算力高,花费的时间多,我们能够获得的数字货币也就越多。PoW有点像是把钱存进银行或者是余额宝。它是通过持币而产生利息,对节点进行奖励,持币越多,收益越多。

 

于是人们说:PoW是按劳分配,PoS就是按资分配。

工作量证明机制就是对于工作量的证明,是生成要加入到区块链中的一笔新的交易信息(即新区块)时,必须解出比特币网络出的工作量证明的迷题,而这道题关键的三个要素是工作量证明函数、区块及难度值。工作量证明机制构建的区块链网络中,节点通过计算随机哈希散列的数值争夺记账权。求得正确的数值解来争夺记账权,求得正确的数值解以生成区块的能力是节点算力的具体表现。

 

工作量证明机制优点

工作量证明机制的优点是具有完全去中心化,在以工作量证明机制为共识的区块链中,节点可以自由进出,比特币网络就是应用工作量证明机制来生产新的货币。

 

工作量证明(PoW)有啥缺点呢?

一是在私有网络中挖矿获得共识有没有意义的可能。

二是处理能源中心化的担忧,尤其是在私有或者联盟链。

三是挖矿费电还要使用非常昂贵的硬件。

四是节点总是能够带来外部处理能力,反而在私有链中会有更高的价值转账。

 

 

 

——————————–

You may also like

Page 1 of 4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