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戳为什么会成为区块链不可篡改的重要条件?
时间戳,从字面理解,意思是给发生的事件打上一个时间印记,以此来证明,某事在某个时间点发生过。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形式有邮寄信件时加盖的邮戳,出生证上加盖的带有时间的印章,甚至在景点游玩时,看到的石头上镌刻的某年某月谁到此一游的记录,都是时间戳应用的表征体现。
在区块链的世界中,当区块的哈希值打上了时间戳后,发布到网络中,该区块的信息就无法被篡改,时间戳正是区块链不可篡改的重要保障。
我们知道区块链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无法被篡改:区块链系统的信息一旦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后,就会得到永久存储,无法更改。除非能够同时控制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对于区块链的无法被篡改背后,时间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时间戳(TimeStamp)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概念。过去,邮局寄信通常会盖上邮戳,表示此封信寄出去的时间,这和时间戳的基本意义相同,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时间戳是指格林威治时间1970年01月01日00时00分00秒(北京时间1970年01月01日08时00分00秒)起至现在的总秒数。通俗地讲, 时间戳是一份能够表示一份数据在一个特定时间点已经存在的完整的可验证的数据。
在传统的互联网世界中,几乎没有应用不需要时间戳:发微博的时间戳、公众号推送的时间戳、资讯网站上每一条信息的时间戳……时间戳可用于消息的排序、筛选和信息的比较等各方面。
在区块链的世界中,时间戳就是服务器给区块加上了一个时间标记,把当前区块的哈希值打上了时间戳后,发布到网络中。夸克区块正是由于时间戳才能保障不可篡改的特性。
时间戳的应用
区块链其实就是在点对点网络上通过节点间的共识算法实现一个分布式的时间戳服务。也就是说,利用时间戳,将各个区块在时间上有序的进行排列,形成一根链条。首先,时间戳扮演的是一个 “证人”的角色。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比传统公信制度更可信。其次,通过时间戳进行认证,有效避免数据信息泄露。最后,时间戳本身的技术优势就是为了证明先后顺序,突出了区块链技术在产权保护方面的巨大优势。
在版权保护方面时间戳表现得非常淋漓尽致。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作品上链后,用户提交的作品信息和作者信息等一一被记录成区块,并加盖相对应的时间戳,当作品发生版权转移时,会连同时间戳也附带上,以此证明版权所属问题,与此同时为交易双方提供了合理有效的法律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