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比特币自诞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不管你是否认可它,但存在即合理,历史10年来价格波浪起伏总体呈上升趋势。比特币表面上是一个数字货币,实质可以理解为一个点对点的电子支付系统,这也是中本聪写白皮书时候的主题。它的价值在于不依托中心的支付系统。而比特币在反对者眼中,只是一种虚拟的东西,一文不值,在支持者眼中,比特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可投资资产,一个是支付工具。
比特币是一种支付工具
现在整个传统世界的货币体系是有缺陷的,而比特币正好可以用来弥补这个缺陷。这正是中本聪设计比特币的初衷,也是整个比特币背后有设计一整个体系的目的所在,支付是比特币的核心属性、本质属性。比特币的发展、改革、改进一定主要是围绕货币这个角度,因为这是根本。
比特币系统基于P2P通讯网络、非对称加密算法、分布式数据库以及以巨大算力作为运转成本的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安全可靠的、点对点的、极低成本的即时传输,使其具备了支付工具属性。在国内现有监管框架下,比特币并不具备支付工具属性,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有。但在国际范围内看,可跨境支付的特质的确使得比特币具备了支付工具属性,微软等企业一直接受比特币支付,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已经接受比特币为可支付工具。
不过,虽然具备支付工具属性,但比特币却不会对法币带来根本的威胁,这是由其技术特性决定的。受到交易吞吐量、扩展性等因素的制约,比特币在性能上便很难成为主流的支付工具,既便是隔离见证的部署、既便后续闪电网络正式运行也是如此。同时,作为一个借助挖矿维持运行的体系,比特币的大规模交易必然与绿色环保的潮流产生冲突,而比特币自身的通缩属性也不适宜作为现代经济体系内的货币,黄金退出支付货币舞台便是可借鉴的先例。所以,既便全球范围内所有国家都接纳比特币为支付工具,比特币也只能成为现有货币体系内的一个补充,而不可能真正去替代法币的流通。
比特币是一种可投资的资产
2008年,中本聪发表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比特币的特点在于去中心化,即不需要依靠中心机构的信用来维持运行,以比特币区块链本身的正常运行作为比特币信用的来源。同时,比特币通过固定的“开采”总量来确保价值的稳定,基于底层协议的限制,比特币可发行总量为2100万个,预计2140年全部发行完毕。
2008年以后的几年内,人们正饱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折磨,对于危机中各国金融机构的表现失望透顶,对于以美元信用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也产生了疑虑,使得比特币这种不依靠特定机构和组织的电子货币形式有了生存的空间。人们愿意去尝试另外一种可能性,即相信这种基于数学和技术、且发行总量固定发行速度递减的虚拟资产具有资产保值升值的空间,比特币也逐步走出了小圈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价值也有了爆发式的增长。
从投资资产属性看,其根本的价值来源于两点:
一是人们的共识。即越多的人认为它有价值,它便有价值,否则便一文不值。二是比特币区块链的发展。随着区块链在2014年前后被主流机构和国家发掘并重视,比特币区块链作为全球最大的公有链也为比特币提供了价值支撑。逻辑很简单,比特币与比特币区块链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区块链若有价值,比特币区块链作为最大的公有链便有价值,比特币区块链既然有价值,比特币怎么会没价值呢?
比特币是全球第一个基于密码学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伴随它的诞生,区块链技术也一起诞生了,并在金融等各领域带来了颠覆式的影响。而在区块链技术之上又诞生了智能合约这样杀手级的应用。当然,现在的区块链技术确实可以脱离比特币独立去应用。不过至今比特币仍是区块链最成功的应用。
也正是因为比特币的火热,让很多公司和个人开始关注区块链,并不断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改变现有商业,创造新的价值。区块链正是借助比特币,才获取这么快的发展。比特币对于全人类来说,也是一次伟大的社会实验,促进了金融行业的改革,让很多原有的事情有了新的观察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