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传统银行和数字货币之间的故事

 

近期美国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摩根大通宣布推出和美元1:1兑换的数字货币JPM Coin,引起了圈内外的热议,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银行机构开发代币摩根大通并不是唯一一家。

早在2016年日本最大的银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就尝试开发自己的数字货币MUFGCoin,2019年2月MUFG宣布与Akamai成立合资公司并将在2020年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网络;而日本的瑞穗金融集团也在2018年12月宣布将推出一种专业的数字货币J-Coin,用于购物消费与汇款。

传统银行为什么要发行数字货币呢?

这就要从他们的业务来说了,现代银行功能复杂且分支庞大,而银行的IT系统就像人类的大脑控制着所有业务的执行,同时也记录了所有的数据账本,在传统的中心化架构下每个银行每个部门都拥有自己的账本,如果和其他银行部门发生了业务往来,资金并不是实时结算的,而是大家一起坐下来拿出自己的账本对账,账目清楚之后才进行资金结算,而对账和沟通耗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那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业务无法实时结算,并且手续费用高昂。

那数字货币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大脑间搭建起了共识的桥梁,数字货币也不再是服务器中可以任意篡改的数字,转账即结算,代币的转移等同于价值的转移,繁琐的对账清算过程可能一去不复返,从而大幅提升银行的执行效率并降低运行成本。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年2月,中国境内就已经有接近40家银行在区块链领域开展了超过近140项区块链相关探索与实践,应用场景涵盖数字钱包、贸易融资、房屋租赁、公益扶贫、跨境支付和数字票据等,所以在银行+区块链这条赛道上,摩根大通并不是先行者,未来也会有更多的机构将区块链应用在我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日常生活中。

 

 

 

 

————————————

You may also like

Page 2 of 44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