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带你了解~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应用场景及其发展 !
一提到智能合约,大家有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以太坊,以太坊创新性的在区块链技术上加上智能合约,丰富了链上功能。然而,智能合约的概念却由来已久,并不是以太坊的“专利”。
早在1995年,跨领域学者 Nick Szabo 就提出了智能合约的概念,他对智能合约的定义为:“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简单来说,智能合约是一种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就自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
例如自动售货机,就可以视为一个智能合约系统。客户需要选择商品,并完成支付,这两个条件都满足后售货机就会自动吐出货物。合约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租赁合同、借条等。传统合约依靠法律进行背书,当产生违约及纠纷时,往往需要借助法院等政府机构的力量进行裁决。
智能合约,不仅仅是将传统的合约电子化,它的真正意义在革命性地将传统合约的背书执行由法律替换成了代码。俗话说,“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程序作为一种运行在计算机上的规则,同样是“死的”。但是“死的”也不总是贬义词,因为它意味着会严格执行。
尽管智能合约这个如此前卫的理念早在1995年就被提出,但是一直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虽然这个理念很美好,但是缺少一个良好的运行智能合约的平台,确保智能合约一定会被执行,执行的逻辑没有被中途修改。
区块链这种去中心化、防篡改的平台,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智能合约一旦在区块链上部署,所有参与节点都会严格按照既定逻辑执行。基于区块链上大部分节点都是诚实的基本原则,如果某个节点修改了智能合约逻辑,那么执行结果就无法通过其他节点的校验而不会被承认,即修改无效。这样智能合约就可以按照既定指令运营下去。区块链成为了智能合约可执行的”最佳拍档“。
————————————